释迦牟尼佛
每日行程
工艺品描述
在佛陀的一每天中,他会以这种斜靠的姿势休息或睡觉。
佛陀以绅士安详的姿势侧卧,闭着眼睛,他的头靠在枕头上,右臂随着身体伸展,左臂随着身体自然伸直,跟随他的身体弯曲。
他的右侧胸膛因衣服分散而裸露,身上的披巾层层叠叠,宽大且像花瓣一样向外展开。 他的左膝微微弯曲,右腿伸直,导致双脚成不平行的状态。
历史背景
佛陀一天的时间分成五个部份:上午,下午,第一时夜,中时夜,后时夜。
上午
通常在清晨,他用天眼纵观苍生,看他能帮助谁。如果有人需要他的精神帮助,他不请而来,经常是步行而至,有时是通过使用他的精神力量,帮助那个人回到正途。2, pg168
以他的准则,他会去寻找邪恶和不纯洁的人,而纯洁和善良的人会主动来寻找他。比如,佛陀去找到并度化了杀人犯央掘魔罗和凶暴夜叉阿拉瓦卡,但是虔诚的毘舍佉,慷慨的富豪须达多,博学的舍利弗和目犍連等会主动来找到他,接受精神指导。2, pg168-169
在向有需要的人提供这种灵性服务的同时, 如果没有被施主邀请到指定地方,在国王向他俯首叩拜之前,他会手里拿着钵盂,沿着小巷和街道行乞化缘,直到当地的国王向他俯首叩拜,无论是他独自己或与是他的弟子也都是如此。2, pg169
他安静的站在每家每户的门口,一言不发,收集所有的食物,放在碗里,然后返回寺庙。即使到了80岁老年时,他也不过于专注自己的健康情况,依旧行乞。过午不食。2, pg169
每日午饭过后,他会即刻给人们发表简短的演说,建立在三归五戒中,如果任何人在灵修上有了进步,他就会被指引通往神圣的道路。有时,如果他们要求皈依,他会授予他们法号,然后回到他的房间。2, pg169
下午
午饭过后,他在寺院里坐下,比丘们聚集在一起听他讲解佛法。有些人走到他身边,根据自己的心性修炼禅坐,其他人则对他表示尊敬然后回到各自的禅房度过下午。2, pg169
在对弟子讲道或劝诫之后,他会回到自己的禅房休息。如果愿意,他会右侧卧着,带着专注的睡一会。2, pg169
醒来时,佛陀达到了大悲心的狂喜,以天圣眼观世间一切众生,给予他们必要的禅修指导。2, pg169-170
如果需要劝诫的犯错的人碰巧在远方,他就会通过神通去劝诫他们,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。傍晚时,信徒们聚集到他那里听佛法。2, pg170
他以佛眼观察人们的本性和性情,对他们讲经约一小时。每一位听众,尽管各不相同,但都认为佛陀的讲道是符合他们各自的情况的。2, pg170
这就是佛陀传授佛法的方法。通常,佛陀通过简单的例证和比喻来解释他的教义,使他人皈依,因为他更诉诸于智慧而非情感。2, pg170
对于普罗大众,佛陀首先讲的是慷慨,戒律和天赐的福分。对于比较高修行者,他会谈到物质享乐的罪恶和放弃的幸福。他对更高修行的人士,他就讲述四圣谛。2, pg170
在极少数情况下,比如央掘魔罗和讖摩,佛陀动用了他的精神力量去度化他们。佛陀的崇高教义对于普罗大众和修行者都很有吸引力。一位佛教诗人唱到:“给智者以欢乐,提升中等人的智慧,驱散愚者的黑暗,这是针对所有人的演讲。”不论贫富,不论地位高低,都放弃了他们以前的信仰,拥抱新的平和的世界。2, pg170-171
佛陀教法的雏形,起始于最早的五种禁欲主义,很快发展为数百万并且很快平和的流传到印度中部。2, pg171
第一时夜
下午6点到10点的这段夜晚时间,专门留给指导比丘们。在此期间,比丘们可以自由的接近佛陀并消除他们的疑虑,比丘们把复杂的佛法问题向他请教,并接受适宜的修禅法,和聆听佛陀的开示。2, pg171
中时夜
在晚上10点到凌晨2点的这段时间,像提婆和梵天这样的天界人士,常人肉眼是看不见的,天神们会接近佛陀,向他询问佛法。2, pg171
《佛经》中有一段反复出现的经文是:“现在,当夜色渐深,一位无比辉煌的天神来到佛陀跟前,恭敬地向他敬礼,并站在一旁。”一些话语和答案出现在《相应部》中。2, pg171
后时夜
凌晨2点至6点是后时夜,分成四个时段。2, pg171
第一部分对他来说是轻微的体育锻炼。在第二部分,即凌晨3点至4点,他会正念右卧。第三部分是凌晨4点至5点,佛陀体验涅槃之乐。2, pg171-172
从早上5点至6点,他深入大悲之喜,以大慈之心照耀众生, 滋润他们的心田。在这个时间,他环视整个世间,看是否可以给人以帮助。2, pg171-172
那些善良的人和需要佛陀帮助的人,尽管这些人身处远方,但佛陀会栩栩如生的在他们面前显现。怀着怜悯苍生的慈悲,他会给予精神上的帮助。2, pg172
佛陀整日忙于宗教职责,与其他苍生不同,他晚上只睡一个小时。在清晨的整整两个小时中,他让无边的爱遍及整个世界,给千百万人带来幸福。他自愿过着贫穷的生活,不给任何人带来不便,整整八个月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传播佛法, 他不知疲劳的为众生的美好和幸福而忙碌,直到他80岁。2, pg172
根据《Dharmapradipikā》记载,后时夜分为四个部分。根据评注,后时夜分包含三个部分,在第三个部分,佛陀深入大悲之喜。2, pg172
参考书目
- Ven. Weragoda Sarada Maha Thero, Life of The Buddha In Gandhara Art, 2006, ISBN 981-05-7045-7
- Ven. Narada Maha Thero, Vision of The Buddha, The Buddha and His Teachings, 2006, ISBN-10: 8179926176
- Saddhaloka, Encounters With Enlightenment, Stories from the Life of the Buddha, Windhorse Publications, 2001, ISBN 978 1 899579 37 2
- Department of Tourism, Government of India, Walking with the Buddha, 2nd edition 2004, ISBN 81-87780-24-X
- Sir John Marshall, The Buddhist Art of Gandara, 3rd edition 2008, ISBN 978-81-215-0967-1
- Indian Museum, Kolkata, The Way of The Buddha, reprint 2005
- Ratan Parimoo, Life of the Buddha in Indian Sculpture, 1936, ISBN 13:9788124605523
- Charles F. Chicarelli, Buddhist Art: An Illustrated Introduction, 2004, ISBN 974-9575-54-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