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夹层楼

安养堂项目
夹层楼项目

祖先牌位起源


起源

传说祖先牌位起于东汉,有位名叫丁兰的农夫,因父亲早故,由母亲抚养长大,常因脾气不好而对母亲恶言相向。

 

有一日,丁兰像往常一样到田里干活,看见路边的小羊跪着吸食母羊羊乳,觉得非常诧异,随后牧羊老人传授他“羔羊跪乳”的道理,丁兰有感自己平日的所为对不起母亲,因而惭愧不已。当天,丁兰的母亲因事延误送饭时间,心怀畏惧,匆忙赶去田里,丁兰在田里看见母亲到来,心怀忏悔地向他母亲跑去,他的母亲却以为丁兰发怒而逃跑失足跌入急流。丁兰在急流中遍寻不获母亲的踪迹,只捡回一块木头。他在悲伤哀恸以后,把木头带回家中刻上母亲的名字奉祀在正厅,逢事必先掷筊跪求母亲的意见。从此之后大家都仿效他的举止,把木牌当做“神主牌”来奉祀,传扬孝亲感恩的传统美德。

奉安祖先牌位意义

牌位又称灵位、神主牌,闽南人称作公妈牌,在佛教中则称为莲位,在木板上写下祖先或神仙的名号,象征仙逝故人的灵魂附著,供后人供奉在神龛或祠堂中。同时,祖宗牌位也是代表家族血脉的延续,以庇佑后代子孙平安顺遂,因现行社会结构,多数以安置于佛寺。

祖先牌位迁移原因

饮水思源、慎终追远是华人的传统孝道,一般人家中都会供奉祖先牌位,也就是俗称安公妈龛或神主牌位。安奉祖先的牌位,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请自家的公妈入祖先牌位来安座,可以长远受阳世子孙的供奉,来庇荫子孙后代。但是因为以下三种原因,现代人已逐渐将家中祖先牌位迁移至寺院:

一. 居住型态改变

现代人的生活和居住形式与早期传统大家庭不太一样,子孙可能各自都搬出去住,每一个子女各成一户,且通常会往都市迁移,住的又多是大楼或公寓,较少有能摆放祭祀牌位的空间,且神明桌会与现代装潢设计调性不太相符,觉得有点格格不入,因此许多人是不喜欢在住的地方摆设神明桌的,所以会有将祖先牌位移至寺院的决定。

二. 生活型态忙碌

家中供奉祖先牌位,其实不是只有供奉就好了,还需要早晚点香祭拜,甚至初一、十五、各节日/祭日都要拜拜。很多人因生活型态(例如工作、读书)忙碌,没有办法定时祭拜与供奉,因此决定将祖先牌位迁移寄放处理,委请经营业者代为统一祭祀和管理。因为有一些灵骨塔或寺院会在初一、十五或节日时,请师父诵经、联合祭祀等服务,帮很多人解决祭祀的问题。

三、家中人口结构或状况改变

新加坡少子化状况严重,也有许多人是因为遇到家中无丁,孩子是女生,传统习俗上又不方便自己家的神主牌移至夫家;抑或是现代人有许多孩子后来定居国外,甚至是孩子信仰改变,导致祖先牌位无从安置,因此会事先安排將牌位迁移安奉在佛寺,以利女儿或国外的孩子回来可以奉祀。

奉安祖先牌位选择安养堂

替往生者找寻良好的牌位放置处,不仅能为他们增添功德,安心西迁极乐世界,同时带给在世者庇佑与福报。欢迎您选择佛牙寺安养堂奉安祖先牌位,我们不仅提供极佳的环境设备、专业的服务管理,也会定期举办祭祀法会、诵经、追思仪式,让各氏祖先的灵魂,都能宁静祥和,聆听佛法。安养堂不只有祭拜先人的功能,而是传承世代精神并富含家族情感的团聚之所。您可以使用我们的免费谘询服务,详细了解牌位的供奉资讯,帮助您安置无可取代的逝者牌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