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迦牟尼佛
四个景象
工艺品描述
这幅高棉(柬埔寨)浅浮雕描绘了悉达多王子踏上了离开宫殿的旅程,映衬的背景是让人愉快感觉的森林。净饭王宣布王子将会骑马外出,并下令所有沿途的道路和城镇都要看起来完美和充满愉悦。
然而,四个不可避免的景象使悉达多王子意识到,追求物质财富和享乐是毫无意义的。
在高棉(柬埔寨)的佛教艺术中,对悉达多王子的描绘被认为与国王阇耶跋摩七世相似。他手持一件像花一样的器物,坐在一辆漂亮插着五把皇家遮阳伞的车上,寓意着他的皇室身份,悉达多王子的面纱象征着不让他了解人类苦难的真相。
车前跪着的人有可能是他的随从或是迎接和拜见他的平民。 头饰和服装的细节是典型高棉(柬埔寨)佛教艺术的风格。 在在吴哥窟也能看到类似风格的浮雕作品。
历史背景
在辉煌的一天, 悉达多王子走出皇宫到游乐公园看到外面的世界。1 p236他看到了四个景象直接接触到了赤裸裸的现实生活。在他狭小封闭的宫殿里,他所看到的是生命美好的一面,但是丑陋的一面— 人类的苦难,却对他隐瞒。
悉达多王子的四个景象如下:2 p27, 3 p11, 4 p18, 5 c1
- 第一景:老
他看见一个白发苍苍, 萎缩又衣衫褴褛的人。他以前从未见过老人。他的车夫,车匿解释说,他是一个老人,衰老是不可避免的。
- 第二景:病
在另一次行程中,他看到一个男人躺在地上,痛苦地呻吟着。他冲到老人身边,试图减轻他的痛苦。车匿解释说,这是个人病了,人是容易染病的。
- 第三景:死
接着看到的是一个死人的送葬队伍。车匿随即告诉他生命最后的真理——没有人能逃脱死亡,每个人都终将死去。
- 第四景:苦
最后,他遇到了一个苦行僧,苦行僧告诉他说,是为了获得内心的平静才放弃了世俗的欲望。
这四种景象对悉达多王子的人生观产生了重大影响,使他在精神上觉醒,放弃了对物质奢华和短暂享乐的追求。
他决定放弃他的财富和皇室特权,成为一名苦行僧,为人类的苦难寻求解决之道。他知道家人不会同意他的决定,于是他在晚上偷偷离开了皇宫。
参考书目
- The Lalita Vistara, English Translation by R. L. Mitra, 1998, ISBN 81-7030-576-4
- Ven. Weragoda Sarada Maha Thero, Life of The Buddha In Gandhara Art, 2006, ISBN 981-05-7045-7
- Department of Tourism, Government of India, Walking with the Buddha, 2nd edition 2004, ISBN 81-87780-24-X
- Ven. Narada Maha Thero, Vision of The Buddha, The Buddha and His Teachings, 2006, ISBN-10: 8179926176
- Saddhaloka, Encounters With Enlightenment, Stories from the Life of the Buddha, Windhorse Publications, 2001, ISBN 978 1 899579 37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