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迦牟尼佛
舍卫城的双神迹
工艺品描述
这尊精美的释迦牟尼佛像展现了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城呈现双神迹(火和水的双神迹),佛陀站立在底座上,在他头后面的环形晕光略微有磨损。
这一罕见从佛陀身体散发出火和水的神迹,是他在舍卫城所呈现一系列神迹中的第一个神迹,让质疑他的人信服。4 fig 37, 5 fig 107
这尊雕像描述了这个事迹,歌颂佛陀教义的美德,与吠陀迦叶的哲学流派形成鲜明的对比。
火焰从他的肩膀向上散发, 而水从他的脚趾涌出。 他身穿受戒者的长袍,袍上有大量层叠褶皱。 他的左手握着长袍的一端,而他的右手(缺失)很有可能持施无畏印。
他的头发整齐地梳成一个顶髻,形成波浪状的线条,从他的前额中心延伸到头顶的肉髻。他嘴唇微翘,露出半开的沉重双眼,突起的下巴与精致的弓形眉毛形成微妙的微笑。
他的耳垂较长,轮廓清晰,一直延伸到脖子的中部,尽管他的左耳垂已经磨损。有趣的是,这种类型的雕像并没有描绘佛陀的白毫。
历史背景
佛陀在舍卫城完成了唯一的神迹,回应六个非信徒的挑战。佛陀悬浮在千瓣莲花上,使火和水从他的身体内散发出来,并让他的身体在空中倍增。1 p54, 2 p124, 3 fig 122, 4 fig 37, 5 p123
印度六大哲学流派的领袖卡沙巴邀请他参加一场神奇力量的较量,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展现出他的卑微。佛陀的神迹,包括允许人们阅览彼此的思维,并在全世界传播一种净化之光,导致了卡沙巴的九万信徒转而皈依佛陀。
佛牙寺龙华院相似的藏品
工艺品描述
这是一尊典型的冠冕佛像,一种特殊类型有皇家服饰装饰的缅甸佛像雕塑。该雕像戴着一对长耳环延伸到他的肩膀位置,并有一对法兰延伸到佛像背后的位置。
他手持触地印(呼唤大地见证),见证佛陀成道,战胜天魔攻击。这尊冠冕佛像除了拇指之外的所有手指都佩戴戒指,象征为皇室女王的独家赞助(注:如果佛陀是国王的独家赞助,那么所有手指都会佩戴戒指)
根据18世纪缅甸的有关记载,傲慢而残暴的Jambupati国王拒绝接受佛陀的教诲。于是,佛陀将自己变成了身着华服的国王,他穿着华丽的皇室服装,宏伟而灿烂,导致国王敬畏不已,立即寻求佛陀的庇佑。
舍卫城的双神迹(火和水的双神迹),描绘佛陀站在底座上,在头后方的环形晕光略微有磨损,施无畏印。头发整齐地梳成一个顶髻,形成波浪状的线条,从他的前额中心延伸到头顶的肉髻。他嘴唇微翘,露出半开的沉重双眼,突起的下巴与精致的弓形眉毛形成微妙的微笑。他的白毫没有呈现在佛像上。
参考书目
- Ven. Weragoda Sarada Maha Thero, Life of The Buddha In Gandhara Art, 2006, ISBN 981-05-7045-7
- Department of Tourism, Government of India, Walking with the Buddha, 2nd edition 2004, ISBN 81-87780-24-X
- Sir John Marshall, The Buddhist Art of Gandara, 3rd edition 2008, ISBN 978-81-215-0967-1
- Indian Museum, Kolkata, The Way of The Buddha, reprint 2005
- Ratan Parimoo, Life of the Buddha in Indian Sculpture, 1936, ISBN 13:9788124605523
- Charles F. Chicarelli, Buddhist Art: An Illustrated Introduction, 2004, ISBN 974-9575-54-7
- Pia Brancaccio and Kurt Behrendt, Gandharan Buddhism, 2006, ISBN 978-0774-1081-5
- Dr. A. H. Dani, Gandhara Art In Pakistan, Dept of Films and Publications,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and Media Development, Government of Pakistan
- Ven. Narada Maha Thero, Vision of The Buddha, The Buddha and His Teachings, 2006, ISBN-10: 8179926176
- Saddhaloka, Encounters With Enlightenment, Stories from the Life of the Buddha, Windhorse Publications, 2001, ISBN 978 1 899579 37 2